去年以来,兴平市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主题,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部署共落实,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兴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好宣传文化阵地,加强基层理论宣讲,开展活动158场,受众2万余人。同时利用中国共产党建党节、国庆节、抗战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学习宣传教育,举办活动540场,参与群众10万人次。
兴平市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现场。
文明实践“深”入人心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去年9月24日晚,由兴平市委宣传部主办,兴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联、妇联、融媒体中心承办,兴平市音乐舞蹈家协会、诗词学会、戏剧家协会、实验小学协办的“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群众文艺汇演活动在兴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
汇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群众掌声不断,大家沉浸在精彩的演出中,时而被深情的朗诵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被精彩的舞蹈吸引,群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本次文艺汇演不仅是一次视听的享受,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激励,充分展现了广大群众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全面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的基础上,兴平市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的目标,通过不断提升阵地效能,坚持“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强化阵地效能,实现服务群众最大化目标,着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成接地气、有活动、可持续的百姓之家。以“党的声音进万家”为主题,开展耕地?;?、生态文明、文明交通等宣传教育活动300多场次。组织文艺志愿者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基层部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动员医务工作者深入基层部门普及卫生健康知识,为困难群众义诊,配套开展理论政策宣传活动100场次??埂拔拿魇导?助学育人”主题活动,组织研学体验、公益课堂、阅读推广、劳动实践、心理辅导等活动,助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巩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主流地位??埂拔幕挪捅;ぁ被疃狗俏镏饰幕挪寄艽盎疃?,?;ず谩⒗煤?、传承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历史和文化财富。重视解决基层文化惠民难题,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如四季春晚、庆祝丰收节、中秋晚会等活动。发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展对社火、剪纸、泥塑等非遗技能的传承培训,呵护和培育群众的文化热情。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协调能力,组织志愿者定期探访、及时服务农村留守人员,激发留守人员内生动力,守望相助、互帮互助,让群众在实践中受教育、精神上有收获,共享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兴平市开展“文明新风润金城”移风易俗宣传实践活动。
文明培育“德”润心田
2024年9月30日,第11个烈士纪念日。兴平市举行了向英雄烈士献花篮活动。该市近百名少先队员代表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
此次少先队员向英雄烈士献花篮活动不仅是对革命先烈们英勇事迹的致敬和缅怀,更是对新时代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少先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坚定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接班人的信念。
去年11月22日,兴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南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节、展、会、赛为契机,在南位镇井王村“老王会”期间开展“文明实践赶大集”移风易俗宣讲活动。活动旨在遏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文明节俭的社会新风尚。
志愿者采取分众化演讲、集中展板、入户走访等形式对移风易俗特别是殡葬领域改革进行宣传,志愿者讲述了与群众相关的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知识,鼓励群众主动分享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移风易俗事情。现场发放印有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的手提袋、围裙150个,推进移风易俗的宣传单1500多份,参与群众2000人次。
兴平市坚持价值导向,加强道德教育,倡树文明新风,推动文明之风向上向善。着力拓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市发出《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以移风易俗为着力点,积极发挥“一约四会”机制的作用,整治婚丧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先进典型为示范引领,积极弘扬家庭美德,培育文明新风,采取“群众提议、评论评比、大会表彰”等方式,深入开展“兴平好人”的评选,积极营造敬老爱幼,邻里互助,团结和睦、崇尚向善的浓厚文明乡风。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制定印发《兴平市2024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分工》等文件,联系教育局开展文明校园、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全覆盖式实地考评,进一步巩固兴平市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加强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工作,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协同教育部门精心组织祭英烈、非遗进校园、送法进校园以及各类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文明创建“行”见成效
为解决城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去年8月,兴平市全面推进商户“门前四包”活动,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停放,让城市环境更整洁、更美观。
兴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各市容执法中队积极行动,执法队员进店入户发放“门前四包”责任书,广泛宣传引导沿街商户进一步落实“门前四包”(包卫生、包绿化、包设施、包秩序),执法队员和商户深入交流,耐心讲解“门前四包”的内容和美好城市共建工作,让商户积极地投身到城市环境治理中来。
为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兴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经过实地调研,在中心大街、槐里路、西环路、金城路、北环路、槐里西路、兴渝路、北大街等10多处城市主干道路,设非机动车停车位、立停车标志,执法人员将乱停放的车辆挪移进车位中,面对面劝导市民将自己车辆停放进车位中。
经过不懈努力,“门前四包”和非机动车停放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众多商户认真履行“门前四包”职责和义务,市民也能自觉规范停放非机动车辆,为城市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年夏季,兴平市交警大队全警出动在路面开展全时段“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畅通的交通环境。
行动中,执勤民辅警在全市重点路段、十字路口集中对未佩戴安全头盔驾乘人员进行现场劝导,对逆行、抢道、超员、超载、不礼让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纠违,并普及“一盔一带”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执勤民辅警结合典型事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驾驶员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强调不系安全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采取“宣传+劝导+处?!钡哪J剑怨盗局鹨慌挪?,重点整治机动车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骑乘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
通过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切实提高了广大市民的安全意识,有效改善了辖区交通出行环境。据了解,兴平市常态化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打好“宣传引导”“集中整治”常态化管控组合拳,共创文明交通环境。
去年以来,兴平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将文明创建工作当作重要民生工程,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持续改善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同时,注重常态长效,引导群众树牢文明理念,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参与度、满意度,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咸阳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狄祎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