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腔,声震八方。锣鼓声响,你我同唱。
在咸阳市,一场弘扬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的盛事——“秦腔戏迷大叫板”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一活动犹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串联起古老秦腔散落在咸阳大地的民间力量,为传承秦腔艺术、激发群众文化活力带去点点“亮光”。
聚光灯下,当古老又青春的声音响起,秦腔戏韵满城,满城尽是戏中人。
秦腔历史剧《七郎八虎闯幽州》。
聚光灯下的百姓舞台
在咸阳这座城市,有这样一个舞台,它不问出身,不问技艺,只问你是否有一颗热爱秦腔的心?!扒厍幌访源蠼邪濉薄桓鋈妹蜗胝战质档钠教ǎ桓鋈妹扛銎胀ㄈ硕加谢岢晌鹘堑奈杼?。只要你对秦腔有着满腔的热爱,这里就有你的位置。
暖阳下的秦腔戏迷大叫板“秦”声飞扬。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谢祯/图
“我父王有道坐长安,风调雨顺太平年。马放荒山吃野草,枪刀入库民安然……”
8月16日晚,“秦腔戏迷大叫板”在滨河湿地公园荷韵广场激情开唱,一曲韵味十足的《斩秦英》唱段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自此,这个舞台在每周五晚华丽“绽放”,一路走来,受到了市民们热烈追捧,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用心聆听,掌声、叫好声组成我市又一个亮丽的文化“IP”。
“秦腔戏迷大叫板”活动不仅汇聚了老中青三代戏迷选手,更是跨越了从18岁到72岁的年龄鸿沟,展现了秦腔艺术的广泛吸引力和深远影响。老一辈的戏迷们,对秦腔艺术的热爱和坚守如同岁月的沉淀,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的表演不仅传承了秦腔的深厚传统底蕴,更是对这门古老艺术的一份深情致敬。
选手精彩表演瞬间(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年轻戏迷的加入为秦腔带来了新的活力。他们充满活力的表演,将现代元素与秦腔传统艺术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秦腔艺术的包容性和时代感,也为这门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这种新老结合的模式,不仅为秦腔艺术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年龄结构基础,更是确保了秦腔艺术能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演唱曲目既有像《铡美案》《打镇台》这样家喻户晓的传统经典戏,也有《梁秋燕》《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传统经典戏承载着秦腔艺术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其表演规范、唱腔经典,让老戏迷们如痴如醉;现代戏则反映了当代的社会风貌、思想观念,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吸引了年轻观众的目光。
“秦腔戏迷大叫板”就像一个地方戏曲的大观园,汇聚了陕西地方戏曲的精华。在这里,无论是偏爱传统风格的老者,还是对新兴剧种好奇的年轻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喜爱。
文化盛宴的精神滋养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舞台上秦腔演员的声音如同穿越时空的号角,激昂而深情。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历史长河。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穿越,一次对话,一次灵魂的洗礼。
台下,观众们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们的掌声、欢呼声和叫好声,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将整个剧场的气氛推向高潮。他们不仅仅是观众,也是参与者,是这场文化盛宴的共同创造者。他们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对秦腔艺术的热爱和尊重的表达。
选手精彩表演瞬间(资料图片)。
“这秦腔戏迷大叫板,热闹得让咱找到以前看戏的味道了!”李国军大爷是活动的“铁粉”,每周五早早带了板凳守候在荷韵广场,只见他边听戏,边用手在膝盖打着拍子,听到熟悉的选段还会跟唱两句。
“也许是血脉觉醒,年龄越大越觉得秦腔有韵味?!?0后的郑旭龙受家人熏陶,渐渐喜欢上秦腔,一有时间他就蹲守在此,他说在秦腔里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和老一辈人的坚守,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片刻放松。
在这样一场秦腔的盛宴中,人们的心灵得到了释放,精神得到了满足。业余文化生活不再单调,而是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色彩与活力。市民们在欣赏和参与秦腔表演的过程中,不仅享受到了艺术的美妙,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秦腔戏迷大叫板”,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文化的觉醒,一次精神的盛宴,一次灵魂的升华。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找到心灵的慰藉。
文旅融合的特色名片
秦腔,发源于陕甘一带,是中国四大声腔之一的梆子腔的鼻祖。辽阔苍凉的土地孕育了西北人质朴豪爽的性格,也赋予了秦腔宽音大嗓、疏阔豪迈、热耳酸心的特点。秦腔作为咸阳的特色文化名片之一,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秦腔戏迷大叫板”不仅仅是一场场演出,更是秦腔艺术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桥梁。这个活动,让秦腔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而是融入百姓生活的文化血脉。戏迷朋友的热情参与,如同一股股涓涓细流,汇聚成秦腔艺术传承的汪洋大海。
选手精彩表演瞬间。
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承者,大家因对秦腔的共同热爱而打破隔阂,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老戏迷可以给年轻戏迷分享秦腔的历史典故,年轻戏迷可以向老戏迷讲述现代秦腔的创新思路。这种互动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咸阳这座城市充满了文化的温度。
此外,“秦腔戏迷大叫板”还通过精心策划的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吸引了外地游客的关注和参与。当游客们踏上咸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他们不仅能够目睹历史的沉淀,更有机会沉浸在秦腔艺术的悠扬旋律之中,体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
活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功点燃了我市群众文化共建共享的新火花。在传承秦腔艺术、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成为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进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