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在礼泉县赵镇石鼓西村的花馍手艺人李鲜利的家中,一个个栩栩如生、色彩艳丽的花馍堪称艺术品,令人啧啧称奇。
花馍是中国民间面塑品,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凡是逢年过节、生日满月、婚丧嫁娶等场合,都少不了花馍的身影。它以果蔬汁或果蔬粉为主要原料,无任何色素添加,从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呈祥,到寓意福寿安康的寿桃寿星,从活泼可爱的孩童造型,到色彩斑斓的花卉图案,每一个花馍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花馍既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又是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彼灯鹩牖ㄢ山嵩?,李鲜利说,自己以前做鲜面条生意,2018年无意间接触到花馍制作,非常喜欢,便一步步摸索、学习制作技艺。
李鲜利告诉记者,想要把面团变成精美的艺术品,需要提前备好面和颜料,使用案板、剪刀、擀面杖、梳子等工具,包括揉、捏、压、剪、雕等多道工序。复杂的造型往往需要1天才能成形,这也让很多喜欢花馍的人望而却步。
为了不断提高花馍的制作工艺,李鲜利利用闲暇时间,在网上自学不同地方的花馍制作技艺。无论是象征祥瑞的龙、凤,还是牡丹、荷花乃至多肉植物,都成为她创作的源泉。经过多年探索学习,李鲜利练就了高超的手艺,形成了自己的花馍制作风格。她捏出来的花馍不再是普通的食材,而是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艺术品,在当地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村民们遇到红白事,都用她做的花馍。
“我热爱面食,希望以后让更多人了解、领略花馍的魅力,将这项民间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崩钕世怠?/p>
咸阳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郑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