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以高标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绘就了“民族和睦弦歌盛 团结之花绽古豳”的崭新画卷。该县马栏镇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单位,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丁海燕老师被授予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以政治引领为先导,凝聚民族团结磅礴力量。该县健全联席会议、分类指导、督查问效机制,强化县镇村“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及县委党校干部培训计划。充分发挥马栏革命纪念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组织马栏镇少数民族群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学习研讨、“四史教育”,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通过搭建平台,鼓励各民族同胞共同参与旬邑建设,将各自的独特技艺与智慧汇聚成推动地方进步的强大动力,让团结之花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以文化交流为桥梁,共谱多元一体和谐乐章。组织各族群众代表参观“在希望的田野上”书画展,每年国庆节组织各族群众代表开展升国旗、唱国歌、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活动,在马栏少数民族村举办“民族团结颂党恩·携手共画同心圆”文艺活动,促进各族群众文化交流、情感相通。强化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各族学生中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组织学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文艺活动、“滋养民族心灵 坚定文化自信”读书日等活动,通过中华文化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争做民族团结的忠实维护者、互助友爱的模范践行者。
以政策宣传为载体,凝聚同心筑梦强大合力。该县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进社区、进校园、进镇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宗教场所“六进”活动,精心制作《倾注真情促发展 马栏盛开团结花》宣传片,在县体育场、西大街、东关社区持续开展“情融石榴籽·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马栏村主干街道精心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政策宣传一条街”。组织镇村干部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指导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马栏社区扎实开展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加深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以基础建设为支撑,构筑共荣共生坚实堡垒。该县围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目标,加大交通设施投入,让偏远乡村与城镇紧密相连,各民族往来交流更为便捷高效。硬化马栏少数民族村主干道路1386米,修筑排水渠1400米,新建公厕3座,安装路灯、修建凉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建设冷冻蔬菜气调库2座,60户脱贫户实现产业分红。支持回族群众创办农业合作社,示范种植有机水稻2000亩,带动群众就业50余人。定期开展科技、文化、医疗、教育“四下乡”活动,节日期间为清真寺寺管会送去慰问金,每年底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用心用情打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
以共享共治为路径,开启和谐发展崭新航程。该县始终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常态化开展网络民族负面舆情排查,强化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监管,守牢涉民族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紧盯重点时段,在清真寺古尔邦节、开斋节期间加强涉民族领域矛盾纠纷摸排,消除潜在隐患。深入全县清真饭店、牛羊肉店走访调研,了解城镇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利用“互联网+社会治理”等信息技术,在少数民族村推广使用“云上村级服务平台”,及时公开村务、发布灾害预警,帮助群众办实事60件。(咸阳日报 记者 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