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泾阳县立足做优做强理论宣讲工作,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理论专家系统讲、宣讲骨干活跃讲、行业模范引领讲、文艺活动创新讲的“五讲”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宣讲取得扎实成效。
领导干部带头讲,以讲促学作表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集中学+自学”相结合、“一人读”与“大家谈”相结合、“系统学”与“调研学”相结合,围绕年度理论学习安排,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首要政治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到一线,结合基层联系点、工作调研、走访慰问等工作“带课到基层”,通过讲党课、座谈交流等形式,谈理解,说变化,展未来,鼓干劲。各镇(街道)各单位领导干部下沉各村党支部,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活动1000余场次,助推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泾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理论专家系统讲,把握精髓引共鸣。统筹全县各界理论专家和资深研究学者资源力量,从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等单位抽调专业人士,组建县委宣讲团。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要求,立足宏观,找准切口,通过党史与理论相结合、思想与现实相映射,以系统的观点和深度的思考,系统全面地讲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的道理、学理和哲理。截至目前,组织集体备课5次,集中宣讲600余场,受众5万余人,实现理论宣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局面。
宣讲骨干活跃讲,互动交流接地气。组织全县各战线、各层面宣讲骨干开展分众化、广覆盖的宣讲,让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10支各具特色的宣讲队,走厂入企、奔乡驻村,以“百姓讲堂”“庭院课堂”“板凳课堂”“广场课堂”“田间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宣讲3000余场次,真正把政策理论的“丰富营养”传递到千家万户。县科协聚焦“群众富、产业兴”要求,开展大棚里的文明实践和果树下的文明实践等主题活动20多场次;县农业农村局聚焦“乡风和、治理好”要求,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行业模范引领讲,创新竞进树新风。发挥各领域行业带头人和“先优”模范典型引领作用,结合自身工作生活实际开展宣讲?!吧挛骱萌恕毖钪久瘛ⅰ跋萄艉萌恕闭悦?、“泾阳好人”韩洋带动志愿宣讲,为推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泾阳百名基层书记谈体会、话发展》宣讲活动,大家围绕解放思想、提能力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细思说感悟、对标找差距、创新谈举措??瓜匚拿魇导餐抛呋慊疃橹餍懈饕档牡湫痛砜沟车拇葱吕砺?、惠民政策、普法宣传、健康义诊、急救知识等方面的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不断走深走实,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上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100多名百姓宣讲员,累计宣讲600余场次,直接受众5万余人次。
文艺活动创新讲,凝心铸魂增动力。创新“理论+文艺”宣讲形式,以文艺活动赋能理论宣讲。泾阳县依托“四季村晚”文艺展演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歌曲、快板、说唱等文艺形式中,将“文件语”转化成“地方话”,让理论在群众中“活”起来,切实增强了宣讲实效和感染力。组建“银龄芳华”宣讲队,编排了《逛泾阳产业新城》《我的家乡在泾阳》《黄河源头》等节目,以群口说唱的形式,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通过朴素的语言让市民群众在视听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等基层宣传阵地,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小分队作用,编撰的《祖国颂》《幸福中国一起走》等一批文艺作品走到群众身边,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凝聚起泾阳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合力。(咸阳日报 通讯员 赵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