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在兴平市西城街道花王村,村民张梅霞刚下地回来,就走进邻居王选练开办的农家书屋,和几位邻居一起读书。
“咱一辈子吃了没文化的亏,办书屋是一生的心愿?!?1岁的王选练年轻时当过兵,2006年,在网络浪潮来临时,网吧林立,人们似乎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读书。这时,王选练在家乡花王村自己家中办起了兴平市第一个农家书屋,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免费阅读的场所。
岁月如梭,19年坚守,让这间农家书屋成了村里人心中的精神家园和文化高地,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走进书屋,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既有国家配发的书籍,也有王选练自掏腰包购买的书籍,藏书13000余册。
平日里,一有农闲,村民就会陆续走进书屋,沉浸在知识的世界里,读书学习,修养身心。80岁的王新德原是村上教师,退休后没事就常到书屋里坐,随着年龄增大,近年行动不便,王选练就带上新书送书上门,这份贴心让王新德倍感温暖和开心。
为了丰富书屋文化活动,王选练还依托书屋成立“槐花书院”,邀请知名作家做客书屋,举办文学讲座,让知名作家与村民分享文学的魅力,村民每次听完讲座都觉得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19年来,书屋不仅吸引了村民,还组织周边学生前来研学。村上孩子更是每到双休日都会来书屋阅读书籍。在书屋影响下,村里读书的好风气越来越浓厚。
“书屋就像一个知识宝库,让村民不断汲取养分,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蓖跹×匪?,村里一位村民在书屋看书学会了种蘑菇,挣到了钱,后来又学习企业管理知识,最终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带动当地群众致富。
如今,花王村少了打麻将、拉闲话的风气,多了学习、看书的身影,在农家书屋,读书不再是一个人的孤独行为,而是成了全村人的共同爱好,书屋也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村民们的精神世界,让乡村充满了文化气息,村风村俗焕然一新。(咸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