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约茶资料-同城约大包免费上门,附近约一泡50元,附近约会服务女

大秦美德

当前位置:咸阳文明网首页 > 典型 > 大秦美德 > 正文
马晓霞:让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
发表时间:2025-05-15    来源:咸阳文明网

  4月24日,春日正盛,阳光正浓。咸阳市实验学校的操场上传来阵阵口令声,节奏分明、铿锵有力,师生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运动会紧锣密鼓地彩排着。副校长马晓霞目光扫过场地,望了望正在排练的队伍,叮嘱身旁的教师:“场地再巡一巡,器材也注意一下安全,别让一二年级演出团队等太久?!倍V鐾瓯?,她抬手看了眼时间,快步迈向教学楼。几分钟后,她站在六年级五班教室门口,整了整衣襟,轻轻推门而入。

  这节课马晓霞讲的是文言文二则之《学弈》。她没有直接讲义理,而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模拟“善弈者”与“志不专者”的对话。之后,她缓缓引导:“一心二用和专心致志,哪个赢了?你们觉得,是学下棋,还是学做人做事的态度?”

  教室安静下来,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她追问:“那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眼睛看着老师,心里想着操场’的时候?”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也让《学弈》不再是纸上的古文,而是生活里的写照。

  讲台是她最熟悉的位置,见证了她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育足迹。

  “在您看来,讲台意味着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马晓霞毫不犹豫地答道:“讲台是我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地方,每一次授课,都是我们一起探索和进步的旅程。”

  从乡村小学的讲台走来,三十多年如一日,马晓霞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以德立身、以爱育人、以学促教”的教育家精神。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咸阳市实验学校副校长、全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的每一步都踩在课堂上,每一个“角色”都脱不开讲台的轮廓。她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始终不改一声“马老师”;她的同事扎根一线,始终敬她一声“定盘星”。

  教育的火种缘何而起?

  “全天下的母亲,是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的人?!泵康被匾淦鹱约旱慕逃裘桑硐甲芑崽岬侥盖?,一位朴实无华的乡村教师。

  当时马晓霞还是一名初中生,冬日里寒风刺骨,母亲拎着两个热水瓶,在宿舍楼里为学生们提供热水。那一刻,马晓霞第一次领悟到,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传授知识,更是细致入微的关怀与行动。母亲用平凡的举动,诠释了“育人”的含义,触动了马晓霞的心,成为她后来投身教育事业的坚实动力和指引。

  马晓霞的教育之路,起始于旬邑县张洪镇中心小学。

  “我们那时候教书,真是从早忙到晚。”回忆起刚执教的那年,马晓霞历历在目。她一人包揽了语文、音乐、思品等几门课程,还要负责学生的看护和家访。

  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的孩子,马晓霞常说的一句话是:“慢慢来,我陪你?!焙⒆有床怀鲎魑模痛潘恰八底魑?、演作文”;学生读不懂课文,她便利用每天课间“追读”辅导,一句一句教他们断句、理解。

  在乡村教学中,她逐步探索出“读写结合、以读促思”的教学思路,并在一堂堂生动扎实的语文课中,激发起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与热爱。

  “在满是泥土气息的讲台上,我理解了‘教书育人’的分量?!甭硐妓担谧钇铀氐幕憧翁?,她教出了技艺,也守住了初心。

  1989年3月,工作第二年,马晓霞代表县区执教陕西省电化教学观摩课,讲授《草船借箭》。为了上好这堂课,她一次次钻研文本、反复练习朗读、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专门练习工整、规范的板书。此后,在全县基本功展示中,她又以《海上日出》为题进行了电教示范课演示,进一步打磨教学技艺。

  注重自身能力提升的同时,她也能看见每个孩子的不同。

  “教育方式各有千秋,但真正触动孩子心灵的,是发自内心的关爱。”马晓霞说。

  提及教过的2007届学生吴昊彧,马晓霞印象深刻。

  吴昊彧小朋友聪明可爱,喜爱美术,但上课调皮、好动,时不时走神。有次,在她的语文课《蘑菇该奖给谁》上,这个曾让人头疼的孩子突然大胆地说:“我敢和徐悲鸿比画画!”

  全班哗然,马晓霞却从他眼里,看见了久违的自信与光芒。“我当时激动地为他点赞,也鼓励同学们为他鼓掌。就是从那次开始,他变得越来越自信。”她回忆道。一次鼓励、一次认可,孩子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后来,吴昊彧的学习成绩渐渐提升,行为习惯也越来越好。

  她言传,也身教。这种点亮学生的能力,也体现在她对教师成长的带动上。马晓霞始终把“传帮带”作为使命。

  2018年9月,马晓霞成为教育部首批名师领航工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子团队36个,成员81位,分布在全国各地,构建起一张“共研共享”的教育网?!耙桓鋈丝梢宰叩煤芸?,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彼怠?/p>

  “马老师是我教学路上的老师,也是引路人?!惫ぷ魇页稍?、二年级语文教师张晶坦言,自己备课常?;崛シ砝鲜Φ目卫?,“她的教学设计总是细致入微,而且从不拘泥于教辅材料,总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p>

  六年级教师王爱蓁则记得初上讲台时的慌乱与紧张?!敖谧嘧苁锹?,气氛也掌控不好?!痹诼砝鲜Φ闹傅阆拢鸩矫佳?,站稳了课堂?!八唤鼋谭椒?,更教我如何相信自己?!?/p>

  荣誉纷至沓来——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劳模、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首期领航名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特聘教授……头衔光鲜,却不改那沉静、笃定的教育信念。

  “我坚持领航、续航、远航。”这是她在团队培养中始终秉持的理念——领航明方向,续航添动力,远航拓未来。如今,她所主持的国家级“领航名师工作室”已培育出一批省级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持续为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力量。

  她不只是名师,更是教育研究者。她主编出版《遇见教育最美的风景》《高品质学习的实践突围》,引导“高品质学习”教学理念;十年如一日撰写百万字教学随笔;每学年听一百多节课,节节写评,节节交流。

  教研之余,马晓霞酷爱读书。办公室里、书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近年来的读书笔记已写满了12本,每一本的扉页上,她都常写下这样的语句:“初心不改,行之以躬;立德立言,立诚立学?!?/p>

  记者问她,为什么这么多年仍然坚持做读书笔记,她笑着答道:“写,是为了让自己沉下心来;不写,很容易就忘了。教学不仅仅依赖经验,更需要持续地滋养。”

  采访结束时,正是学生们中午放学的时刻,操场上瞬间热闹起来。孩子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看到马晓霞走过,纷纷停下脚步,热情地打招呼。

  “马老师讲课特别生动,听她讲的故事,我总是特别投入?!薄奥砝鲜Σ唤鼋涛颐侵?,还教我们怎么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每次遇到问题,她都会耐心解答?!薄奥砝鲜驳目翁乇鹩腥?,她与众不同的情感导读让课堂生动而有吸引力”……简单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学生们对马晓霞的喜爱与尊敬。

  “讲台站久了,粉笔磨短了,学生也长大了?!贝酉绱褰淌业匠鞘行T?,从“教一个”到“带一群”,马晓霞始终育人于细微之间,以粉笔为笔、黑板为台,书写着属于她的教育诗篇。

  她把教育当作一生的事业,步步坚实,日日认真。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教育家精神,不在口号里,而藏在每一个平凡日子的坚守中。(咸阳日报 徐浩 文/图

责任编辑:宋 凯舞